) 职场性骚扰如何发生,怎么定义?受害者如何维权? 当前视点_非洲制鞋网

职场性骚扰如何发生,怎么定义?受害者如何维权? 当前视点

首页>资讯 > 正文
2023-05-06 14:46:00

来源:法人网

遭遇职场性骚扰,如何打破沉默?


(资料图片)

记者采访多位职场性骚扰受害者

调查动机

近日,知名编剧史航被曝性骚扰一事引发社会热议。随着事件不断发酵,更多“受害者”站出来发声,指控史航曾对其进行性骚扰。史航两度发文辩驳,并贴出与部分当事人的聊天记录,称“情况不属实”“不存在性骚扰,我和几个当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包括有过稳定关系的前任”。

实际上,有关性骚扰特别是职场性骚扰的话题近年来始终热度不减。很多人在不耻、指责职场性骚扰的同时,也困惑于人际交往和性骚扰的边界是什么?有的当事人被性骚扰后因种种原因隐忍不发,有的当事人则因为没有证据而感到难以维权。如何减少乃至杜绝职场性骚扰,成为一大社会课题。

职场性骚扰如何发生,怎么定义?受害者如何维权?怎么依法规制性骚扰行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实习生 胡淼

“评论我的身材长相,有意无意、时不时进行肢体接触,利用上司身份要求我喝酒,甚至还叫我晚上陪他去看电影。我拒绝后,被批评‘现在年轻人不懂得职场规矩’。”“00后”职场新人周宁入职辽宁一家公司不到一周,就感觉遭遇了职场性骚扰。

“怎样才能在保住工作的同时,让对方知道不可以这样对我?”这个问题,周宁在接受采访时前前后后问了《法治日报》记者3次,她还没有和父母说起这件事,怕他们担心。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是自认倒霉辞职走人还是奋力反击,她也没有考虑好。

周宁的经历并非个案。公开报道显示,职场性骚扰问题长期存在,很多女性都不同程度遭遇过。沉默还是爆发?是一道难题。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遭遇过职场性骚扰的当事人,以期通过她们的经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任何人都可能成受害者

在很多人眼里,宋岩的上司是个“老好人”,人畜无害——50多岁头发花白,总是笑眯眯的,夫妻恩爱,女儿在国外读研。

但宋岩知道对方的龌龊。

宋岩本科毕业后入职甘肃一家公司,有一次,她工作中有点小差错,被上司痛骂了一顿,然后上司又向她道歉,安慰她并聊了会儿家常。这之后,上司经常将宋岩叫到办公室,“给我看他写的毛笔字、分享一些所谓美照,其中还有女性裸着上半身的照片”。

“其间,我一直安慰自己,甚至可以说是祈祷,自己多心了,这都是领导对年轻员工的‘爱护’。”宋岩说,可糟糕的事还是发生了,一个周末,上司带她参加饭局,她被要求喝了点酒,上司则喝了不少酒,饭局结束后司机开车送他们回家,在后座,上司开始动手动脚,她激烈甩开,动作幅度很大。

“觉得特别恶心。”宋岩说,经过一夜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第二天便辞职了。

多位受访者向记者反映,在职场中,开黄色笑话、言语挑逗、性暗示是比较普遍的言语性骚扰,这种性骚扰形式多发生在平级同事之间,或上级对下级的试探。而以行为方式进行性骚扰通常发生在上下级之间。

对于言语性骚扰,包括宋岩在内的多位年轻的受访者称,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属于职场性骚扰,只是觉得很尴尬,后来随着阅历增加才反应过来。

一位遭受同事言语性骚扰的受访者说:“有男同事经常当着她的面开黄腔、讲荤段子,有的荤段子当时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后来有女同事提醒才明白过来,非常恶心,让人难以接受。这明显属于职场性骚扰了。”

饭局往往是言语性骚扰的多发之地。北京的黄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部门聚会,一名男同事夹着桌子上的菜说吃了有壮阳功能,“晚上回去大战三百回合”“床也受不了”等,“我觉得很尴尬,假装没听懂,那名男同事竟然指着我说‘你一定听懂了吧,你最懂了’,弄得其他人哄堂大笑,我恶心的不行。”

对于行为性骚扰,有受访者称,个别男领导对女同事有摸肩、拍背等行为,让人特别不舒服。更有甚者,喝了酒后把手放在女同事大腿上。

调查中,记者注意到,受访当事人大多称不止经历过一次职场性骚扰。所有受访者一致认为,被性骚扰,不在于长相、外表、穿着,很多职场女性都可能遭遇性骚扰。

“我一直以为,我属于‘长得又不好看,谁来骚扰我’的类型。直到被同事性骚扰,才发现性骚扰可能发生在任何一名职场女性身上。”一位受访者如是说。

骚扰产生阴影挥之不去

辞职后的宋岩,决定考研,“第一次工作就遇到这种事情,让我对职场充满恐惧”。可即便两年过去了,正读研的她见到“上年纪的矮胖男子”,仍然会不自觉地后退。

泰和泰(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怿晨曾多次在网络平台上普及职场性侵害维权知识,并接触过不少此类受害者,她告诉记者,职场性骚扰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发送不恰当的照片或者文字骚扰同事或者下属;在饭局上,故意讲一些充满性暗示的笑话,劝酒后趁机动手动脚;利用出差的机会,制造单独在一起的机会,晚上叫去房间以商讨工作事宜为名实施骚扰;上级利用职务优势,逼下属就范,如果不从就实施打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遭遇职场性骚扰时,有的受害者会选择沉默、息事宁人,有的受害者积极收集证据、等待时机,有的受害者以暴制暴、强烈反击。但不论怎样,职场性骚扰都会在受害者心中形成阴影,这些阴影可能会导致受害者对所在公司、行业、群体产生反感,甚至恐惧。

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在遇到言语性骚扰时,一开始“不知所措”,之后难以释怀。对于行为上的性骚扰,比如轻微摸碰、拍打,则极为反感,但一些人碍于领导、下属的级别差异,会躲开并婉言提醒“这样的行为不合适”,也有一些人因肢体骚扰而直接选择离职,“因为无法想象日后工作时一次次面对”。

作为曾经职场性骚扰的受害者,刘萍认为逃避不是好办法,她深有感触地说:“对于言语性骚扰,如果你光是翻个白眼,他会认为你在欲擒故纵,可能下次变本加厉,因为黄色笑话等言语性骚扰是职场性骚扰者一种‘服从性测试’、一种试探。”

“遇到这种情况,就该直接反击,你不教训他,他就觉得没什么,得寸进尺。”刘萍说,遇到行为性骚扰更应当反抗。

甚至有受访者称,为避免职场性骚扰,用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一位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受访者称,接触酒局比较多,自己散播自己有隐疾、一直吃药等谣言,让别人不敢骚扰她。

证明被性骚扰仍有难度

考上研究生后,宋岩将自己被骚扰的经历告诉了父母,父母的态度截然相反,妈妈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息事宁人得了,爸爸则认为应该收集证据进行举报,让对方付出代价。

宋岩也想举报,但苦于没有证据。

“平时通过社交软件聊天时非常正常。他动手动脚时,我只是反抗了,但这个过程没有音视频记录。我用什么举报呢?”宋岩说。

实际上,感觉遭遇性骚扰后,周宁曾找到公司的人力主管,隐晦地提出“如果我在工作期间受到权利侵害应该找谁”?对方称应该先找直属领导,不能解决再说。“这让我感觉找人力部门也没什么用。”

多位受访者称,不是自己软弱,而是苦于没有证据,最终选择辞职。还有受访者提出,当职场性骚扰没有恶劣到一定程度,找谁维权是个问题?现实中,由于职场性骚扰难以定性、取证,如果证据不足而大肆宣扬,容易被认为“小题大做”。

“证据不足,你甚至可能被反咬一口,被其他人编排成段子。”一位曾遭受上级部门领导性骚扰的受访者告诉记者,自己最终选择了报警。

同时,一些人之所以选择沉默,是考虑到同事、亲属怎么看待自己的问题,一方面怕家人担心自己,另一方面也怕他们误解自己,认为自己不务正业、社会关系混乱。

“当我鼓起勇气和爸妈说我被领导性骚扰了,我爸妈只是让我保护好自己,换个工作,并不支持我报警或声张,怕影响我的名声。”一位受访者说,这样的态度让她感到“委屈”和“不能接受”,她更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给予反击的勇气。

“根据调查,职场性骚扰的发生率较高,而投诉数量非常少,投诉以后真正立案的更少。”北京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莹坦言。

多位受访者表示,在遭受职场性骚扰后,所在单位制定的防止性骚扰制度并没有让自己感觉到“被支持”。“虽然有求助渠道,但是求助渠道中很多内容都是程式化的,给人很冷漠的感觉,被性骚扰,普通员工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而相关制度规定并没有体现出人文关怀。”周宁说。

“遭遇职场性骚扰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捍卫自身权益,但面临举证难的困境,特别是肢体行为上的性骚扰,不同于文字或图像有电子留痕,且往往在突发状况下发生,比较隐秘。”何怿晨说,部分受害人也缺乏证据收集意识,尤其在职场,受害者面对地位更高、资源更多一方的性骚扰时,通常无法强烈拒绝,甚至无奈和加害者“有说有笑”等,这些都是性骚扰案件证明困境的体现。(法治日报 文中性骚扰受害者均为化名)

标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非洲制鞋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